天津标准编制|T/CECS 1278-2023海绵城市设施施工和验收标准,已正式出版!
夏季“看海”成了城市发展的隐痛。
近期,我国部分城市因暴雨洪涝灾害遭遇了重大损失。洪水过境,吞没了不少鲜活的生命,冲垮了老百姓的生计,卷走了城市曾经的美丽。
如何解决洪水引发的内涝问题,拷问着国内多座城市。
除了天灾之外,备受检视的是,投入巨资打造的海绵城市对于抗洪是否起作用?全国建设海绵城市热潮背后,真金白银的巨资投入与实际成效是否平衡?洪灾过后,海绵城市的投入是否会打水漂,如何修复?
2020年8月21日,工人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滨河新区纬七街地下管网中走过。人民视觉 资料图“海绵系统不是防洪工程”每逢海绵城市因暴雨内涝时,关于海绵系统失灵的质疑声四起。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抗洪是否起作用?
“海绵系统就像海绵一样吸收雨水,是生态城市中一种利用和处理雨洪的方式,它跟防洪排涝有一定联系,但不是防洪工程,不是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李春晖教授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李春晖解释,在降水没有达到设计标准之前,海绵系统依然有吸水、蓄水、渗水功能,但超过标准后,多余的雨水仍然会造成洪涝。总体上讲,海绵城市对内涝有一定贡献,不过当降雨量远超标准,作用就显得不那么明显。
抛开极端情况,巨资投入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有必要?真正作用有多大?
回顾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造成北京市79人遇难,经济损失达百亿元。为了治理城市洪涝“病”,海绵城市建设被提升到“战略”层面。
2015年4月,颁布了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更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国内由此催生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截至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走过了六年考,成效如何?
记者翻阅近几年来各大海绵城市的有关报道发现,一些试点“海绵城市”局部内涝现象相对减少,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看海”问题。尤其在2020年,我国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多个海绵城市也未能幸免。
参与多个海绵城市雨水径流的设计与监测项目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迎霞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海绵城市主要是在原来的城市建设基础之上,增加一些改造生态的设施,提高防洪标准,但很少单独设计管道,能做的工作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其对于中小雨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对超过防洪标准的大洪水,它的渗透能力饱和以后,就起不到太多作用了。
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不是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实施过程存在很多困难。”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黄国如在“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微信公众号上撰文表示。
黄国如分析称,从源头到排水管网再到河道,这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系统。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老旧城区,因为人口密度很大,建筑物密集,土地稀缺,拆迁成本高昂,难以在短期内进行高密度的低影响开发(LID)建设,对排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也举步维艰。
另外,黄国如指出,城市内涝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地下管网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如果要达到抵御百年一遇的标准,还要发展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和大型调蓄设施等综合性措施来应对,然而这些措施需要占用城区大量的地下空间,这就涉及到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问题。“这是我们的痛点,只能慢慢推进。所以,建设这样的城市太难了。”
巨额的资金投入也是一大难题。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今年4月份出台的《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部分示范城市,中央财政按区域对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9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11亿元。县级市: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7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8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9亿元。
然而,这对海绵城市动辄数百亿的投入来说杯水车薪。近几年来,关于海绵城市融资之困的报道多次见诸于各大报端和研究报告。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去年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投融资面临巨大缺口,融资难度大,回报机制不稳定,项目风险高,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运营维护管理成本高, 市场长期融资较少, 相关标准不统一,制度不健全等。
报告建议,积极开发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绿色金融产品, 推动建立生态设施积分卡制度,例如对于积极参与绿色生态设施建设的企业,政府可以对其予以加分,在后续的可盈利性项目竞争中优先考虑。另外报告建议,建立海绵城市功能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以及建立海绵城市功能交易评估与调节机制。
洪水过后的“里子工程”
“前期试点城市的建设把‘海绵城市’这个理念带动起来了,短板以后需要慢慢去解决,但总体上还是惠民的举措。”李迎霞在对全国海绵城市的调研中发现,海绵城市建设的正面作用更大。
她表示,海绵城市在缓解内涝、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等基础上,也改善了城市面貌。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时都会有专门讨论海绵城市的章节,把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指标全部纳入。
未来如何完善城市建设、改进气象示警系统以及加强应急管理能力,是民众希望城市有关部门可以实际去做的“里子工程”。
李春晖表示,暴雨洪涝会破坏海绵系统,如果远超设计承受能力,甚至会导致海绵系统难以恢复。洪水过后,城市应该及时对海绵系统进行恢复,包括清理淤泥和砂石堵塞、重建植被系统,以及修复被冲毁的工程等。
澎湃新闻从受访专家处了解到,海绵系统讲究渗透和排水,淤堵的情况下,海绵系统的渗水能力相当于饱和状态,即便遇到设计标准范围内的降水,也无法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海绵设施平时也需要维护和清理,并且定期更换,否则会降低城市排水运作效能。
除了针对小雨的“小海绵”,海绵城市还可以建设“中海绵”和“大海绵”。根据黄国如分析,“中海绵”对应的是排水管渠设施和排涝除险设施,通过管网泵站、地下深隧工程和大型调蓄工程等使雨水排放或滞蓄,可缓解遭遇中大雨事件的城市内涝。而“大海绵”,即把城市周边的乡村、农田、河湖湿地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范畴,使城市的内涝有地可排。
在黄国如看来,理想中的海绵城市是,某天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雨降落在城区,市民依旧可以从容地在街道行走,汽车和地铁可以安全地各自运行,民众可以如常地工作和生活。
“尽管实现起来困难太大,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大张旗鼓地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一座不怕水的韧性的海绵城市。”黄国如说道。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